台风“韦帕”过境后24小时 深惠项目焕新现场 |
|||||
|
|||||
“所有人员收拾好随身行李,立马转移!”台风“韦帕” 的预警信号刚在调度系统亮起红灯,深惠项目负责人的指令已通过对讲机穿透项目部的玻璃窗。窗外的大树正被狂风揉成弧形,豆大的雨点砸在铁皮屋顶上噼啪作响。项目负责人攥着被汗水浸潮的应急手册,指腹在“人员转移方案”上反复划过——这张不知讨论过多少次的方案,此刻正指引着二十余名职工分批次撤离。 凌晨两点的安置点灯火通明,管理人员却没合眼。他们围坐在临时拼接的会议桌前,圆珠笔的影子在灾后恢复预案上移动:“围挡必须加固好”“备用电源必须提前测试”“物资清点要按‘防水等级’分类”……这些在日常演练中刻进骨子里的规程,此刻正转化为纸上密密麻麻的补充批注。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他们口袋里的责任分区表已被体温焐得温热。 台风过境后的项目营地像被翻搅过的棋盘。折断的树枝横在主干道中央,积水在低洼处晃出细碎的波纹,几处围挡被掀成钝角。清晨8点,项目部的清理工作就已开始,车斗里的铁锹和高压水枪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各组注意,按预定方案行动!”管理人员的喊话带着沙哑,却让四散分布的队伍瞬间凝成合力。 “先保通行,再清细节” 的口号在项目恢复工作的进程中上时刻围绕。铲车推着积泥碾过主干道时,两侧已有职工用扫帚清理边角;排水泵轰鸣着抽排积水的间隙,安全员正弯腰检查井盖是否复位。当正午的阳光驱散最后一片云,被冲刷过的路面泛着水光,几位职工踩着梯子擦拭“水电一局”的标识牌。抹布划过之处,“电建蓝”渐次显露出鲜亮的底色,与他们湿透的工装交相辉映。 灾后的调度会上,进度表上的红色标记正被逐一涂成绿色:主干道通行、排水系统畅通、物资清点完毕……项目经理望着窗外重新整理好的项目营地,想起撤离时工人主动将工具归位的场景——那些整齐码放的铁锹、提前断电的配电箱、分类收纳的防水布,早已为灾后重建埋下伏笔。 暮色降临时,项目部的照明系统重新亮起。巡逻的值班人员用手电筒扫过每一处加固点,光束在崭新的警示带上划出安全的弧线。远处的拌合站传来机器启动的低鸣,像是在为明日的复工预热。从台风预警到恢复生产,深惠项目的24小时里,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却在扶正围挡的力度里、在拧紧螺丝的弧度里、在擦拭标识的专注里,写满了“水电一局”的担当。这担当,正如那枚被擦拭一新的标识,在暮色中闪着沉稳而坚定的光。 |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