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线:公司西南某项目匠心打造高质量滑模“样板”


发布日期:2025-08-05 信息来源:二公司 作者:赵艳飞 摄影:赵艳飞 字号:[ ] 分享

水电一局西南某水电站导流洞以“金奖精品工程、绿色智慧工程”为建设目标,严格把控大体积混凝土滑模浇筑施工工艺,在关键环节精雕细琢,以高质量、高标准书写着水电行业标杆工程的新篇章。

精心规划,匠心雕琢“地下堡垒”

作为工程流量调控与泄洪安全的核心环节,同时保障整体结构稳定性和运行多功能性,水电一局西南某水电站承建的尾水检修闸室意义重大,关乎整个项目的安全与效率。该闸室设计为埋藏式竖井,顶部采用稳固的城门洞型设计,深达73.5米(除去井底导流洞洞身范围的高度19.50米后为54.00米),总长达109.2米,结构复杂。在关键高程设有检修平台和检修通道,内部配备安全便捷的钢爬梯,体现了安全、实用与高效的统一。

智慧滑模,筑就“内实外美”新标杆

本次滑模施工的成功实践,成为项目质量管理的一张闪亮名片。项目团队突破传统思路,创新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在施工现场,巨大的滑模装置通过龙门吊的精确配合,像“搭积木”般有序组装完成——从爬杆、提升架的精确对位,到桁架、围檩、模板的逐层安装与精确调校,再到液压系统、操作平台的稳固搭设,整个过程高效流畅,彰显现代工业施工的精度与速度。

浇筑前,质检管理人员反复确认钢筋绑扎的牢固性、模板拼缝的严密性、预埋件位置的精准性,为高质量施工奠定基础。浇筑时,现场负责人密切关注滑模的动态:耳边倾听混凝土滑升时均匀的“沙沙”声,目光查验脱模混凝土的状态——无流淌、无裂痕,用手指轻按,硬感适中且留下浅浅指印,抹灰能迅速收光。这些都是浇筑质量受控的无声证明。

质量至上,打造“硬核”混凝土

为了这块巨大的“地下砥柱”,项目团队管理人员不分昼夜全程“贴身”服务。他们时刻掌握混凝土的“体温”——入模温度,关注其“柔韧度”——坍落度,检验其“呼吸频率”——含气量,严格把好混凝土的“入口关”。振捣工序专人专盯,确保每一寸结构都密实。确保浇筑质量是这场“地下战役”的硬指标。

施工现场,调度人员精确调配混凝土罐车,保障浇筑如行云流水般连续进行,坚决杜绝施工冷缝的产生。从混凝土原材料配比的严格监控,到浇筑过程的全程跟踪,“零气泡”、“零翻浆”等细节追求深入人心。在质检人员的火眼金睛下,通过观察窗的严密检查、同步振捣的有效保障,每一处细微的“瑕疵”都无处遁形。

在项目部质量管理部的科学引领和全面带动下,“样板引路、数据指导”的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如今,闸室仓面备仓实现高度标准化,混凝土外观实现质的飞跃——恼人的气泡、麻面、色差显著减少,“内实外美”的精品效果清晰呈现,钢筋绑扎也愈发规整严谨,整个滑模施工质量焕发出全新面貌。

水电一局西南某水电站尾水闸室的顺利推进,是水电一局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生动缩影。在这里,每一项严谨的工序、每一个精准的数据、每一位专注的工人,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精品工程的诞生历程。它不仅是工程技术的成功实践,更是水电人对“大国重器”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坚持“金奖精品工程、绿色智慧工程”,水电一局项目建设团队在不断刷新公司管理的“新名片”。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