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追光——水电一局青年的坚守与青春担当
来源:二公司 作者:王行行 摄影:王行行 时间:2025-11-13

一年前,我告别了城市的霓虹灯,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奔赴水电一局云南光伏项目现场。彼时,这片阳光坡地充满了未知,却最终成为我青春最深刻的课堂——水电一局青年以坚守与奋斗,让“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水电精神在云岭追光路上熠熠生辉。

2024年盛夏,我加入了项目建设队伍。面对朋友“为何在明媚年纪选择偏远山地”的疑问,我深知祖国清洁能源事业需要有人扎根。我们的目的地,距离县城有两小时的盘山车程,回家需辗转多趟列车,但追逐绿色未来的信念从未动摇。

初到现场,环境挑战远超想象。正午的阳光烈得能晒红皮肤,手臂很快变得黝黑;山地地形复杂,光伏板安装需精准测量坡度,不少区域只能依靠人力搬运设备;雨季泥泞的山路让运输车寸步难行。起初,我常羡慕城市生活,但前辈一句“光伏电站建成每年可减少数万吨碳排放,还能让村寨用上清洁电”,让迷茫消散,责任感油然而生——这是水电一局人“舍小家为大家”的担当。

山地亦有诗意:春天,山茶花、杜鹃花环绕光伏场地;秋天,野果满枝,光伏支架与金色山林相映;深夜收工,能见到澄澈的星空。在“自强不息”精神的感召下,我们用仪器丈量坡地、用汗水搭建支架,渐渐找到了人生的坐标与追光的意义。

项目现场有几十名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青年建设者,来自天南海北,因绿色使命相聚。这里虽无城市的喧嚣,却有集体生活的温度。食堂里,早餐的热粥暖胃,晚餐的热汤驱寒,让我们尝到家的味道;深夜宿舍,同事会留灯等候加班者,遇到技术难题时,前辈带领我们测算,同辈相互借鉴,一句“看夕阳下的光伏板”便能化解委屈。家人的牵挂与理解,更成了我们坚守的底气。

一年来,我见证了山地的蜕变:从荒芜坡地到光伏板整齐排列,从寂静山林到逆变器发出稳定电流,光伏区已全容量并网发电。我们的青春足迹清晰可见:有人考取了证书,有人收获了爱情,有人从毕业生成长为技术骨干。虽错过城市的繁华,却在祖国清洁能源蓝图上刻下了印记。

常有新同事问“会后悔吗”,我们总指向光伏矩阵:“光伏电站全面建成,清洁电力点亮万家,所有辛苦都值得。”这是水电一局建设者的浪漫——用双手筑起绿色蓝图,以坚守祖国清洁能源事业。

如今,山间阳光依旧,我们心中满是力量。青春从不是活成标准答案,而是如一代代水电一局人般,在祖国需要处坚守。万家灯火因我们而亮,祖国绿色蓝图因我们而添彩。这是云岭追光青年的“浪漫”,更是水电精神的传承——以美好年华,在需要之处种出“绿色春天”。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