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时光荏苒,加入水电一局贝里巴巴水电站项目部已有数月。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技术员,这段时光不仅是职业生涯的启程,更是一段在挑战与适应中不断感悟、成长的珍贵历程。 位于尼泊尔群山之间的贝里巴巴水电站项目,既是中国电建水电一局践行“一带一路”的大国印记,也是一名青年职工将理论付诸实践、在实干中学习的广阔平台。 抵达项目部后,我迅速融入团队,并投入到现场的生产工作中。我深知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整个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初期,面对复杂的工艺要求和严格的规范标准,我曾感到压力倍增,但项目部前辈们的耐心指导与同事们的协同合作,让我很快找到了节奏。我逐渐学会了如何细致地检查每一道工序,如何严谨地记录数据,如何预见并规避潜在的风险。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 除了技术层面的学习,更大的挑战与收获来自于沟通与协调。项目现场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我需要频繁地与尼泊尔当地员工、以及来自不同背景的监理和业主代表进行沟通。语言和文化差异起初带来了不少障碍,一个技术指令的传达、一个工作安排的协调,都可能因为理解偏差而需要反复确认。但我始终相信,真诚与尊重是跨越隔阂的桥梁。我主动学习简单的尼泊尔问候语,尊重当地的习俗与文化,以耐心和微笑面对每一个沟通场景。渐渐地,我发现不仅工作推进变得更加顺畅,还与许多当地同事建立了友谊,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乐观与坚韧的生活态度。这种跨文化的交流能力,是海外项目赋予我的额外财富,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一带一路”建设中“民心相通”的深远意义。 回首这几个月,从最初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到如今对工作的熟练与自信,我收获的不仅是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是视野的开拓与心智的成熟。我看到了中国水电人在海外一线的坚守与奉献,感受到了将个人努力融入国家战略、为世界输送光明的自豪感。尼泊尔的青山绿水见证着我们的汗水,也见证着我的成长。 展望未来,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我已做好准备。我将继续秉持一局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在技术领域深耕细作,在沟通协调中不断精进,为贝里巴巴水电站项目的顺利推进贡献全部力量,在这场跨越山海的筑梦之旅中,书写自己无悔的青春篇章。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