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光的相遇:一群建设者的迁徙故事


发布日期:2025-04-29 信息来源:二公司 作者:杨雨欣 摄影:杨雨欣 字号:[ ] 分享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佤山缭绕的云雾,营地食堂蒸笼里也冒出的第一缕白雾,在岩帅清冽的空气中格外醒目。一个月前,我们这个由各个项目合并而成的团队,正式入驻新营地。四十余人的队伍像一股溪流汇入新的河床,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不同的表情——期待、忐忑、好奇,或是淡淡的乡愁。

迁徙:从旧项目到新项目的变与不变

一个月前,当载着物资和人员的车队缓缓驶入岩帅时,我们透过车窗打量着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说陌生,是因为这里的山更高、路更陡,佤族特色的木楼错落分布在山腰上;说熟悉,是因为工地的气息总是相似的——临时搭建的板房、刚刚平整的场地、堆放的施工材料,以及同事们忙碌的身影。

作为工程建设一线的员工,项目迁徙也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对于很多老员工来说甚至是常态,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工作地点的变更,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契机。

清晨,岩帅镇的山雾还未散去,我站在新营地的板房前,望着远处起伏的群山,恍惚间仿佛回到了两年前初到原项目时的场景。那时的我,刚刚走出校园,带着对新能源行业的好奇与憧憬,加入了水电一局的光伏建设队伍。如今,随着项目部的合并,我又一次收拾行囊,从原项目来到了这座藏在滇西南群山深处的小镇——沧源县岩帅镇。

在过去的两年,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那里见证了我的成长。阳光下,深蓝色的光伏板阵列像一片静谧的湖泊,而我知道,那"湖泊"下流淌的是我们数百个日夜的汗水。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完成一个工程,更是在为这片土地带来真实的改变。

适应:光伏建设者在山野间的坚守

抵达岩帅镇的第一天,我就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氛围。这里地势更高,山峦起伏更大,云雾时常缭绕山间,阳光时而明媚,时而隐匿。新营地选址在一片开阔的坡地上,远处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近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风景虽美,但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加。刚到的头几天,我们搭建临时设施:组装板房、接通水电、布置办公区。虽然条件简陋,但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让营地初具规模。

岩帅镇的光伏项目规模更大,技术要求更高,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快地适应新环境。首先面临的是地形问题——山地坡度较大,光伏板的安装角度需要更精确的计算;其次是气候影响——这里的雨季更长,施工窗口期更短;再加上当地交通条件有限,为保护茶地的原始地貌,不允许大型设备进场。然而,这些挑战并没有让我们退缩。在项目部的统筹下,我们迅速调整施工方案,优化运输路线,甚至借鉴了当地村民的智慧,采用更灵活的搬运方式。工程建设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岩帅的民风淳朴。镇上的集市每5天便开市,附近的村民都会背着竹篓来赶集。我们采购生活物资时,常能遇到热情的摊主邀请品尝当地特产。上周日,几位同事去镇上理发,老师傅不仅手艺好,还给我们讲了不少岩帅的历史故事。这些点滴的接触,让我对这个即将奋战数月的地方产生了亲切感。

准备:迎接新型光伏电站的挑战

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充满挑战。语言是第一道关卡,当地佤族同胞讲方言时,我常常听得一头雾水;饮食习惯也大不相同,酸辣十足的佤味菜肴让很多人的味蕾经历了一场"革命"。就连工作方式也必须调整,在这里,机械进场要考虑狭窄的山路,材料运输要顾及多雨的天气,甚至工人管理也要尊重当地民族风俗。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让我深刻体会到,光伏建设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一门与人、与自然相处的艺术。

虽然还未正式开工,但营地早已进入备战状态。开工前的这段准备期,就像比赛前的热身。我们调试设备、培训工人、优化方案,为的是正式施工时能够高效推进。作为团队中的年轻力量,既要保持谦虚学习的态度,也要勇于承担更多责任。项目部里的老员工们常说,每个新项目都是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从前积累的经验让我们有了底气,而岩帅的新挑战则迫使我们跳出舒适区,去迎接新的挑战。这种传承与成长,或许就是建设者最珍贵的财富。

展望:光伏建设与绿色未来

每当夜幕降临,岩帅的星空格外明亮,银河清晰可见。回想工作历程,我们常常思考光伏行业的发展,我们这一代建设者是幸运的,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新能源建设正在迎来黄金期。像沧源这样的边远山区,发展大型火电既不经济也不环保,而光伏发电恰恰能利用这里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既解决了用电问题,又保护了绿水青山。

每完成一个项目,就为减少碳排放贡献了一份力量。在永和项目,我看到光伏电站给偏远山村带来了稳定电力;在岩帅,我期待这里也能因我们的工作而发生积极变化。我们建设的不仅是电站,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群山环绕的岩帅镇正在苏醒,我们的新项目也即将启程。站在营地高处,远望未来电站的规划区域,我仿佛已经看到成排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更让我期待的是,通过茶光互补模式,电站不仅能发电,实现土地复合利用,还能帮助村民增收,取得“双赢”局面,真正实现"一方光伏,多方受益"。

结语:向阳而生,与光同行

大家到岩帅,变的是地理位置与山水风景,不变的是那份建设绿色能源,“点亮山河”的初心。作为一名光伏项目建设者,我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个行业。虽然野外工作辛苦,但每当看到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听到当地百姓对清洁电力的称赞,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

开工的号角即将吹响,新的故事就要开始,新的挑战即将到来。在这群山之间,我们将再次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一曲光与电的乐章。而这座电站,也将如同一颗绿色的种子,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如同时代的一座灯塔,照亮乡村振兴与低碳发展的前路,见证着绿色发展的美好未来。

每一次项目搬迁,都是新的起点;每一座新建的光伏电站,都是我们留给未来的礼物。在这片新的土地上,我们将继续书写属于水电人的奋斗故事。我们建设的不仅是光伏阵列,更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明天——这,就是我们这一代建设者的光荣与梦想。

未来,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歇。因为,阳光照耀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战场!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