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青春山河,献给未来的自己


发布日期:2025-08-15 信息来源:二公司 作者:靳家麒 摄影:靳家麒 字号:[ ] 分享

深夜,我坐在笔墨飞溅的办公室里,耳中传来外面低沉又执着的轰鸣声,如大地胸膛里深沉的叹息。灯光下,我铺开纸笔,心头浮涌起万千思绪。此刻,我提笔给未来岁月里的自己写信,也写给脚下这方奔涌的流水与沉默的岩石。

灯火可亲不可即——致家人

离家远赴这山高水险之地。每每透过视频通话,看见父母脸上悄然刻下的岁月痕迹,听见他们竭力掩饰的关怀与担忧,心底便如被无形的手轻轻揉捏,既暖又涩。每当凝视着屏幕上他们那被屏幕光芒微微照亮的、熟悉又亲切的脸庞时,我总强忍鼻酸,努力笑得更加灿烂一些。

临行前,母亲总是执意为我收拾行囊,将家乡的特产塞得满满当当,父亲每每默默站在站台一角,身影在渐行渐远的车窗外凝立成一座沉静的山。父母的爱是无声的江流,载着思念的舟子,在无声的岁月里奔涌不息。

我深知,他们理解我肩上所负的光荣职责,理解这青春航程的方向——只是亲情的牵系,像长在血脉里的一根线,无论走多远,一抽一扯,心尖上总泛起酸软又温柔的涟漪。每念及此,我胸中便添几分沉甸甸的责任:当青春投入山河的怀抱,家的灯火虽远,却成了灵魂深处最安稳的航标。

此心安处是吾乡——致公司

初来项目部时,我怀揣着初入社会的生涩与不安。然而,山阳项目部这个大家庭很快用暖意化解了我的忐忑。食堂阿姨每次盛饭总不忘多加一勺我爱吃的菜,笑眯眯地说:“小伙子,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而同事们之间的彼此关照,更让这远离都市的工地弥漫着家的温馨气息。同事们围坐一起,谈笑风生,俨然亲如一家。

公司厚重的历史底蕴也如磁石般吸引着我。在回忆入职培训时,那些记录着前辈们战天斗地的老照片与泛黄的奖状,无声诉说着“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峥嵘岁月。项目领导常说:“我们建的不只是工程,更是在山河之间书写忠诚。”这句话如洪钟大吕,在我心中激荡起回响。每一次身披工装,戴上印有“水电一局”的安全帽,那份沉甸甸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原来“集体”二字,足以驱散所有漂泊的寒意,将无数年轻的心熔铸成钢铁长城。

热血浇筑山河志——致项目

交通洞爆破那天,洞内震耳欲聋的声浪几乎掀翻了山峦!我站在刚刚被炸深的隧道内部,迎面扑来凉风裹挟着新鲜泥土的气息,也裹挟着同事们脸上肆意流淌的汗水与泪水。那一刻,我仿佛听见大地深处一声深长的呼吸——这由我们亲手开凿的通道,如同大地重新畅通的血脉,也像我们献给山河的一曲青春壮歌。

当错综复杂的钢筋被严丝合缝的搭接预定位置,如同巨人的臂膀拥抱激流,我的指尖忍不住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春来夏往,钢筋与混凝土在手中逐渐有了生命与体温。我渐渐领悟,图纸上的冰冷线条与数字,正是我们青春脉搏的延伸与流淌。我们浇筑的不仅是巍峨电站的根基,更是将滚烫的生命和信念,深深浇注进国家发展的宏大肌理之中。

在山谷的烈焰中,在焊接的火花里,在图纸的褶皱间,我摸到了青春的形状——它并非漂浮在云端,而是沉潜于大地深处,与钢筋水泥一起凝固成支撑未来的骨骼。

春风化雨润无声——致师傅

初入工地的我,对施工图纸上的密集符号如读天书,对轰鸣的机器也心存畏惧。对电力规范上的复杂要求头晕目眩,作为一名刚刚入职的大学生,项目上的师傅们,将我领进这陌生又宏大的天地。师傅们常常不厌其烦,一遍遍耐心讲解图纸上那些复杂交错的线条与标记,声音在嘈杂的工地里清晰沉稳,如引航的灯。

记得那次下午去往村村通验收,师傅在验收完成后,对我们进行了一次集体讨论;师傅说:“小子们,工地无小事,责任就是风雨里的脊梁!你们每天在现场学的每一处细节,都需要牢记于心!”说罢师傅便让我们互相学习讨论这一个月来的技术与启发。

师傅的言传身教如春雨润物,无声而有力,同事们之间的探讨热烈洋溢,他们的言辞犹如一颗颗火星,四溅的火花让讨论的场面更加热烈,每一个反驳都像热风中的一股气流,将讨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些经历教我懂得: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就是青春最硬朗的脊梁。

星火成炬耀山河——致未来

五年后的我,当你再次摩挲这页微微泛黄的信笺,再次凝望脚下这座沉默而坚固的巍巍电站时,请一定替我重温今日此刻:那烈日灼心的夏日,那混凝土搅拌的轰鸣,那图纸前伏案的专注,那汗水浸透工装的咸涩……这些平凡日子里的每一粒沙石,都悄然汇入了时代雄浑的交响。这封信写给未来的你,更写给当下奔涌不息的自己。当青春的选择融入宏伟山河的版图,个体的生命便与永恒的事业缔结了盟约。生命价值的电站,原是由无数平凡的日夜,以青春为骨、以责任为浆浇筑而成——当渺小的个体投身于伟大事业,其自身亦被刻入不朽。 愿未来的你,能在这份亲手书写的“青春竣工图”前,自豪地确认:往昔那每一滴滚烫的汗珠,都曾如星子般在时代的暗夜里灼灼燃烧过,并最终汇入了照彻未来的灿烂银河。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