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作尺,安全为心 |
|||||
|
|||||
时光飞逝,转眼间来到沈阳汽车城项目已有一个月的时间。第一次跟着窦哥去项目工地时,白球鞋半天就蒙了一层灰。当时站在刚出地面的基坑边,望着钢筋骨架像蛛网般铺开,听着远处吊车、钩机启动的轰鸣,只觉得新鲜与与茫然——这就是我以后扎根的地方。 前两周基本上就是“认东西”、“懂安全”。来到项目第一天,所有领导前辈都不约而同的反复提到“工地上安全是第一位,任何情况下都要注意安全”,“我们新人不要害羞,要不懂就问”。于是我跟着窦哥转遍了工地的每一个地方,他跟我说了各种安全知识,并要我又不懂的就问。窦哥带我验承台钢筋,教我如何看图纸——看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类型和钢筋布置。“规范说这个误差在±5毫米”,我量了10个间距10厘米的钢筋为106厘米,想着“差不多凑合这用吧”,窦哥直接叫包工头让他们重新绑:“这个桥的寿命是100年,未来要抗几十年车流,数以万计的人流,今天凑1厘米,明天凑1厘米,最后就要成大隐患。”后来我每次量钢筋尺寸和间距时,总下意识的屏住呼吸,拉开卷尺的瞬间,好像握着的不是钢筋而是过桥人的安全。 安全是工程的重中之重,覆盖着其的方方面面,窦哥带我把工地走了几遍,从钻机的电缆线,到脚手架的扫地杆,全是安全风险点:你看满布的脚手架,检查施工质量一定要注意头上脚下,千万要戴好安全帽,避免磕碰、绊倒;时常检查临边防护栏杆是否牢固,用手晃动一下,有松动情况及时加固,避免发生坠落。有次我没注意吊车在吊钢筋,窦哥当即拉着我站远:“我们保护别人安全首先得保护自己安全,这个吊车吊重物,不小心掉下来,砸到人可是大事。”后来我就会警惕四周,干什么都站稳,看看周围安全后在做事。现在每天早上都会去现场转一圈,看一下护网是否松动,深基坑是否做了围挡,工人们上高台是否系了安全带。我们不用砌墙浇混凝土,可我们站在这,工地上的笑声就多了几份,因为他们一个个都有家人在等他们回家吃饭。所谓安全,就是让每个上工的人,都能笑着下班;让这座要站起来的桥,先护好造桥的人。 现在每天去工地,我都会绕着刚打完混凝土的模板周围看有没有变形,钢筋绑扎的间距对不对,白球鞋早换成黑的运动鞋。有人说工地苦,可这一个月我在尘土里看见了钢筋往上长,混凝土往上注;我只看到一座即将要在这里屹立数十年的宏伟大桥。 |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