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有话说|初见哈密抽水蓄能工程


发布日期:2025-07-17 信息来源:四公司 作者:冯全奇 字号:[ ] 分享

车过戈壁,远处的山坳里突然多出片忙碌的黄——那是哈密抽水蓄能工程的填坝现场。尘土在阳光下翻涌,载重卡车像列移动的城墙,正把一车车砂石垒成未来水库的模样。刚到工地时,空气中弥漫的粉尘让我有些不适,但看到工人们有条不紊地作业,心里渐渐安定下来。

跟着技术员往坝顶走,脚下的砂石还带着温热。坝体已初具轮廓,像条赭黄色的巨龙卧在两山之间,挖掘机的铁臂正精准地把石料码齐,碾压机驶过的地方,留下一道道细密的纹路。"这坝要填到百米高,现在才到腰部呢。"技术员指着远处的标尺,风里混着柴油味和尘土的气息,倒有种踏实的热闹。

没有现成的水库,图纸就成了最好的向导。在办公室里,摊开的蓝图占据了大半张桌子。前辈用铅笔在图上标出两个椭圆形区域:"将来这里会筑起两道大坝,形成上下两个水库。电网负荷低谷时,就用多余的电力把下库的水抽到上库储存;到了用电高峰,再让水从高处流下推动发电机组发电。"他边说边划出水流的路径,那些现在裸露的河床,在图纸上已经有了清晰的水域边界,迟早会蓄满一汪碧水。

下山时见几位工人在给坝体覆膜,塑料布被风掀起边角,他们手拉手按住的样子,像在呵护一个易碎的梦。我紧了紧安全帽,突然明白:这里的每一粒砂石都在等待,等待积水成渊的那天。

我的目标也该像这坝体一样,一点点筑牢:先学好填筑碾压的技术参数,争取尽快看懂坝体监测数据;明年此时,要能在坝顶指着新垒的高度,说出每一层石料的来历。毕竟,伟大的蓝图从来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像这样,一铲一铲,垒出来的。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