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围堰爆破战——西南某项目打响导流洞分流攻坚战
来源:二公司 作者:乔玉玲 摄影:乔玉玲 时间:2025-09-25

2025年秋,由水电一局承建的西南某水电站导流洞工程迎来关键节点——围堰爆破拆除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座肩负大江截流使命的导流洞,其分流成败系于围堰拆除的毫厘之间。面对节理裂隙发育的地质险局、水位剧烈变幅的水文挑战,以及500千伏高压线塔等周边设施的防护重任,建设者们正以科技为矛、以匠心为盾,打响这场“毫米级精度”的攻坚硬仗。

破局之道——科学方案的千锤百炼

“爆破不是蛮力,而是精准的艺术。”项目技术负责人凝视三维地质模型强调。自2025年8月起,项目部集结爆破权威专家,针对进出口围堰的差异化特征——岩体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最大高差达20米的截面形态,历经4轮方案比选。最终创新采用“爆炸破碎法+差异化布孔”组合工艺。进口围堰:预裂爆破先行,竖直孔与斜孔分区布局,实现堰体分层剥离;出口围堰:独创“充水缓冲爆破”技术,利用水位抬升形成天然减震层,单响药量严控在95千克以内,该方案将周边建筑所受冲击波压远低于安全阈值。

钢铁防线——安全管控的精密织网

爆区外的监测室内,工程师紧盯屏幕上跃动的数据曲线:“TC-4850N无线爆破测振仪如同给围堰装上了‘心电图仪’。”项目团队构建的三重防护体系树立行业标杆。飞石防控:中砂覆盖层+竹跳板+皮带组合屏障,成功拦截99.2%的飞散物;水文保障:基于十年洪水数据建立的动态模型,精准锁定爆破窗口期;应急机制:双套复式起爆网路确保在5米/秒急流中可靠传爆。“每个环节都经过‘破坏性测试’。”安全总监展示爆破试验视频,“填塞木楔的松紧度需用扭矩扳手校准。”

决胜时刻——冲刺分流的倒计时

随着爆节点临近,施工现场进入“战时状态”:爆破班组24小时待命应对水位突变;无人机巡检系统每日拍摄爆区实景照片;监理、业主、设计三方组成验收组,对每道工序展开“显微镜式”核查。“这不是简单拆除,而是为导流洞打通‘生命通道’。”伫立堰顶的项目负责人凝视江面轻声道。那些镌刻在方案里的数据——58676m³爆破方量、4648个爆破孔——此刻正化作守护工程安全的钢铁誓言。

江河做证——写在爆破前的战书

当各类防护材料运抵现场,朝阳正掠过澜沧江的波涛。这座凝聚科技创新与工匠精神的电站,即将以教科书级的爆破施工,完成从围堰拆除到导流洞分流的历史性跨越。建设者们用行动诠释:真正的工程奇迹,从来不是与自然的对抗,而是与规律的共舞——在精确计算中迸发力量,在严谨管控下释放能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