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动能注入一线,电动化设备助力低碳转型新突破
来源:二公司 作者:吴高盈 时间:2025-11-13

近日,二公司首批自有新能源设备在广西来宾抽水蓄能电站成功投产,标志着二公司在新能源装备自主化运营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广西来宾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区域重点能源工程,对施工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环保性要求极高,为做好项目新能源电动设备的运用,二公司对国内新能源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电动自卸车、电动装载机、电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设备进行了深入调研。经过前期周密的规划和严谨的设备选型,最终于2025年10月完成了设备采购工作。2025年11月初,2台电动装载机和10台电动自卸车陆续抵达项目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的轰鸣声依旧,但尾气黑烟已悄然消失,首批电动工程设备正为“双碳”目标落下坚实注脚。

与传统柴油设备相比较电动设备性能卓越。本次投入使用的电动自卸车和装载机,在技术性能上展现出色优势。电动工程机械具有工况适应性好、零尾气排放、低噪声、高可靠、易保养、高效率的竞争优势。与传统柴油设备相比,电动设备的能源效率具有明显优势。数据显示,永磁同步电机的能源效率高达96%,而柴油机仅为75%-80%。这意味着电动自卸车每吨公里能耗仅为0.055-0.06千瓦,远低于柴油设备的0.014-0.018升/吨公里能耗的成本。

电动设备的投入可以助力降本增效双赢。电动设备不仅在环保方面表现突出,在经济效益方面同样展现出强大竞争力。据行业测算,一台3立方米电动装载机按一年3000小时算,相比同吨位柴油装载机每年可节省能耗成本约35-42万元;一辆25吨电动自卸车按一年50000千米算,相比同吨位柴油自卸车每年可节省能耗成本约27-32万元。电动设备在维护保养方面也具有长期优势。由于电动动力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故障率低,维护成本显著降低。

电动设备的使用使减排降碳效果更显著。电动设备的投入使用为公司碳减排目标提供了直接支撑。以纯电动自卸车为例,平均每充电1小时就可连续作业4小时,每年可替代燃油预计600吨,真正实现了“零排放”。电动设备在噪音污染控制方面同样表现优异,设备驶噪音仅约60分贝,接近正常谈话声音,这种低噪音特性使其在居民区、学校周边等敏感区域作业时,能有效避免对居民休息和学生学习的干扰。同时,凭借低噪音优势,能够满足城市夜间运输、市区施工等多样化场景需求。此外,其全封闭设计进一步降低了行驶中的机械噪音和物料抛洒噪音,全面提升了设备的整体环保性能。

随着首批电动设备在施工现场的运行,标志着二公司绿色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此次投产不仅是二公司践行“双碳”战略、推动绿色施工转型的里程碑式举措,为项目提升施工效率、保障作业安全、优化资源配置、高质量履约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公司在新能源设备管理与应用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后续在更多工程项目中运用自有新能源设备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公司将继续推进电动化战略,积极践行绿色装备推广,将通过电动化转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