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汛网 防患于未然 ——兵团水利工程项目全面开展防汛工作


发布日期:2025-05-12 信息来源:四公司 作者:蔡利娜 摄影:官君保、张文豫 字号:[ ] 分享

三十八团二期水利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任务以灌溉、供水为主,建成后将在一期18万亩灌溉面积的基础上,新增灌溉面积9.8万亩,总灌溉面积达到27.8万亩,有力保障区域居民生活、生态环境以及农田灌溉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工程施工区域地处偏远,海拔高,交通不便,且周边环境复杂,工期紧,施工难度较大,都为防汛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完善机构和预案,指导工作开展

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防汛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及关键岗位人员,形成了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防汛组织体系,为汛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项目技术部门编制并报备了《2025年度讯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需求,项目部安环部制定了综合应急预案、专项预案以及现场处置预案,明确了在汛期不同情况下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各岗位人员的职责,确保在遭遇洪水等险情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加强培训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为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穿透式”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和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班组建设,项目部以“人机料法环”反向教育为抓手,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防汛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其防汛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

配备防汛物资,提供物资保障

项目部提前储备了充足的防汛物资,如沙袋、抽水泵、应急照明设备等,并建立了专门的物资仓库进行存放。同时,安排专人定期对防汛物资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物资的完好性和可用性,对于过期或损坏的物资及时进行更换,保证在汛期能够满足应急抢险的需求。

强化管理工作,提供业务保障

项目部在标段上游设置了水位检测仪,能够实时监测河道水位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将数据反馈至项目部。安排专人定期对河道水位进行人工巡视,与仪器监测数据相互印证,提高水位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防汛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

对于河道、渠首及输水隧洞等关键部位,加强了巡查力度,安排专人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巡视检查,并详细填写汛期值班记录表,记录水位变化、堤坝安全状况以及有无异常情况等信息,一旦发现潜在隐患或险情,能够第一时间上报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维护道路畅通,提供交通保障

由于场内原有道路状况较差,为满足施工及防汛需求,按照四级和场内三级标准分别新建了永临结合和临时场内道路,并对道路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在汛期道路的畅通无阻,以便及时运输防汛物资、人员和设备,为防汛抢险工作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在施工现场设置了明显的“应急逃生疏散路线”指示牌,引导施工人员在发生险情时能够迅速、准确地按照预定路线撤离到安全区域,避免因混乱而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设施的安全。

已完未完兼顾,提供全面保障

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根据天气预报和水文监测情况,科学调整施工计划,避免在暴雨、洪水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露天作业,同时利用有利天气条件抓紧施工,确保工程按照计划节点有序推进。

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防汛要求,对已完成的工程部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对输水隧洞的洞口进行封闭防护,防止洪水倒灌进入洞内。对调节沉砂池等已建成的蓄水设施加强堤坝加固和防护,确保其在汛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后续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加强工作联动,提高工作质效

项目部与当地气象、水利等部门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第一时间获取气象水文信息,为工程提供信息保障,以便提前做好防汛预警和应对准备工作,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按计划开展演练,自检预案成效

项目部计划于五月份组织开展防洪度汛应急演练,模拟可能出现的洪水漫堤、隧洞涌水等险情场景,通过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项目部及施工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同时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和改进,不断优化应急处置流程。

兵团水利工程项目部从机构、预案、培训、物资、交通、联动、演练等方面,全方位筑牢防汛工作网,夯实防汛工作的基础,统一思想和行动,从严、实、细、准等方面为切入点,以切实提升防汛工作能力防患于未然为落脚点,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启动了防汛工作准备,将为下一步全面应对防汛工作、确保平安度汛提供全方位保障。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