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业报》天路之上 一局印记
——水电一局六公司参与西藏工程项目建设纪实
来源:六公司 作者:莫玲 摄影:各项目部 时间:2025-09-23

2025年8月,水电一局六公司的建设者们,以参建14个重大工程项目的成就,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16年来,他们用汗水与行动为自治区建设添砖加瓦,成为雪域高原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奋斗力量。

初上高原:一场与雪域的约定

2008年3月15日,水电一局六公司的第一批建设者踏入西藏山南地区加查县,这里是他们在西藏承建的第一个项目——省道306线加查至曲松段公路改造整治工程D标段。

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团队成员以钢铁般的意志开启了长达16年的建设征程。他们不仅优质完成了公路建设任务,还在同年12月承接了藏木水电站建设管理营地场平及市政道路工程,在雪域高原扎下根基。

坚守极地:从高原天路到生态鱼道

在西藏从事工程建设,团队需要克服海拔高、低氧、极端气候、复杂地质、物资运输难、有效施工期短的挑战。

2009年3月15日,队伍进驻西藏山南地区加查县,先后承担藏木水电站场内公路及右岸缆机平台开挖支护、鱼道工程坝上下游段、消力池修复和扎曲果多水电站消力池修复等一系列工程任务。

“好多人刚下车就严重缺氧,但没人打退堂鼓。设备靠人扛,图纸靠人画,再难也要站稳脚跟。”一位早期进藏的老员工说。

2016年8月,队伍投身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鱼道单项工程建设,并于2019年11月优质高效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拉洛水利枢纽工程登上央视《焦点访谈》特别节目《雪域高原谱新篇》。其中,由水电一局六公司承建的鱼道全长2194米,于2023年以“最高海拔的鱼道”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项目通过科学水力学设计显著优化水流条件,有效协助高原鱼类洄游产卵,极大促进了水域生态保护,也为高海拔地区过鱼设施的建设积累了重要技术经验。

攻坚克难:高原上的“硬仗”

注重环保,是一局人始终恪守的工作铁律。

2014年6月,在承建藏木水电站鱼道工程坝上下游段工程项目中,团队始终坚持绿色环保理念,严格实施生态保护措施,最终建成一条守护江河生态、延续生命脉络的“生命通道”。该工程先后荣获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2018年度中国电建优质工程奖,以及2018年国家优质工程——藏木鱼道档案管理优秀案例奖等多项殊荣。

2015年1月,西藏自治区索朗沟嘎堆水电站土建、机电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开工建设。建设者们攻克技术瓶颈,引水隧洞七百多米的水头落差,展现了设计者与施工团队的智慧与勇气。该工程荣获2019年度中国电建优质工程奖。

2016年11月,团队挺进平均海拔4500米的那曲地区,参建西藏首个地下厂房式水电站——金桥水电站地下厂房土建施工、机电及金属结构安装、闸门及拦污栅制造安装工程。金桥水电站是国家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也是西藏自治区惠及民生的重点工程。该电站于2019年建成投产,结束了当地长期缺电、无电的历史。

2021年6月,NQJD水电站“三通一平”工程Ⅰ标段启动,其中尼且卡隧道全长1827米,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地质复杂,V类围岩占比超85%,地下水丰富,施工难度极大,被誉为“在豆腐上打洞”。建设者科学调整工艺,强化技术措施,先后战胜塌方30余次、涌水17次,实现“零伤亡”,创下海拔4000米高原上以V类围岩为主导隧道提前26天贯通的佳绩。

扎根雪域:建设与责任同行

2018年,嘎堆项目党支部积极响应中央扶贫战略部署,主动融入地方发展,投身脱贫攻坚战。在一次走访中,党支部书记了解到,有户家庭的女儿正在西藏大学读大一,家境困难。他当即决定:资助这个孩子,直到她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这一帮,就是三年。

这段跨越山海的帮扶故事《拉姆的心事》,荣获国务院国资委2020年度国有企业优秀品牌故事;另一部作品《再唱山歌给党听》,也入选“央企奋斗者庆祝建党100周年网络文艺汇演”,并在国家和省部级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

自投身西藏工程建设以来,水电一局六公司积极吸纳当地劳动力,已累计为藏族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同时,连续多年面向招聘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助力一批又一批藏区青年稳定就业、成长成才。

16年风雨兼程,从一条路到一座座电站,一局人以脚步丈量雪域,以实干助力发展,以坚守诠释担当,在雪域高原留下了深深的一局印记。未来,他们仍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续写更多闪耀着奋斗光芒的一局故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