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局艺苑

当“214”遇上“318”,一路驰骋极致风光

发布日期:2023-05-30 信息来源:云南分局 作者:党丹 摄影:党丹 字号:[ ] 分享

毋庸置疑,西藏是很多人向往的圣地。在春日渐暖的时节,我有幸以工作的名义踏上这片圣地。进藏的线路有很多,当“茶马古道”遇见“此生必驾的G318”,一段神奇之旅即将开启。

G214国道云南至西藏段,沿着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修建。从这条路一路向北至西藏芒康县,G214与G318在此相遇,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水电一局RM项目部正好坐落于芒康县向西行驶G318直达拉萨途中的如美镇。

“前面过了隔界河,就到西藏境内了。”司机师傅语罢,我们已经完全行驶在G214西藏境内了,刚刚盐井镇2500米的海拔、澜沧江河岸的道路迅速被3000米以上的伴山险路给代替了。海拔也快速上升,不过西藏这一带的植被相当茂盛,整个大山看上去绿意葱葱。

第一个红拉山口到了,一路颠簸,头晕脑胀的感觉得到缓解,取而代之的是4000多米的垭口给刚刚攀上高原的人们带来的兴奋感和新鲜感,前往观景台,头上是湛蓝、深邃的天空,眼前是圣洁的梅里雪山。面对此情此景,放下疲惫、离开都市繁华,可暂时化身为淡泊名利的“隐修者”,获得心灵片刻的安宁和回归。这里也是滇金丝猴的保护区,脚下刚刚盘旋而上的绿色丛林就是金色精灵的家园。经过不断的攀升,过了垭口开始下山路,在明媚的阳光下,山林也变得生动起来了。

从芒康县城开始,G214转向西行,直到邦达镇和G318共用一条道路,所以从这里开始我们也算走上了G318川藏线了。被称为“奇迹之路”的G318国道川藏段,一路景观之盛,超乎想象。它穿行于横断山脉、念青唐古拉山之间,是青藏高原上地形最为支离破碎的高山峡谷区,这样的地貌环境,注定了它汇集大好河山的全部精华,穿越了历史的岁月和文明,自然奇观与传统文化共存。

拉乌山山顶的藏式大门顶端写着“宁静致远,大美芒康”,是川藏线G318上的一座高海拔山,山上植被茂盛,风景漂亮,堪比西藏的“小瑞士”,川藏线G318沿拉乌山盘旋而上,成了拉乌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水草资源丰富的拉乌山,不但风景漂亮,而且有很多土拨鼠,众多的土拨鼠就像这片美景中的小精灵,使整个山顶活了起来。

提到进藏,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路途遥远而艰辛。但是却有这么几类人,诠释着不同的信仰与选择。开车进藏的人最舒服,他们晒不到太阳、吹不到风、也淋不到雨,绝大部分人就是单纯看风景的;骑摩托车进藏肯定没有开车舒服,有时会顶风冒雨,虽然说现在的318国道基本都是水泥柏油路面,但是双向两车道比较窄,还弯弯曲曲上上下下的,雨中让车避车视线不好,摔倒跌伤也很正常,这类人去西藏,多少是有点信仰的;骑自行车进藏的人现在也比较多,在路上也会经常碰到。我还是蛮佩服他们,一面是高反,一面还有很多坡要爬,有的上坡甚至有几十公里长,要骑上去考验的不只是体力,还有毅力和决心。要知道,高反的时候,人稍微一运动就会上气不接下气,这些人的心中的信仰或许是强大的;至于徒步的人,在川藏线看到就比较少了,至于他们信仰什么各有不同,但至少他们“信仰”自己的能力和坚持。徒步听起来诗情画意的,但是真正开始了,一路上风雨无阻、高反无惧,身体上承受的痛苦、心灵里受到的洗礼,真是无法言喻。很多信誓旦旦准备徒步去西藏的人,只要上路了,最终徒步到达的已是寥寥无几。这种苦行,心中没有信仰,是很难坚持下来的;而最让我震撼的,就是一路上磕长头的藏族人

对于他们,我想他们的一生,心中装满了对佛的仰望、信赖、崇拜和依靠,剩下能容下别的空间就所剩无几了。“磕长头”去朝圣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有的“磕长头”的藏族人,要“匍匐前进”2000多公里,经历数年才能到达拉萨。他们每天风餐露宿,朝行夕止。一路上有时是酷暑,有时是严寒,有时是风雨,有时是冰雪。他们匍匐于砂砾碎石上,三步一叩首,执着地向着心中的圣地缓慢前行。每一个磕长头的藏族人都是一身尘土,满面风尘,因为常年风吹日晒,尤其是高原上风沙和紫外线的穿透力很强,所以他们皮肤黝黑发亮,脸上的皱纹沟壑纵横。但是他们的心灵,就像头顶的那片蓝天,一尘不染,澄澈干净。

从拉乌山一路向下,不一会便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了,首先引入眼帘的是由项目部自建的横跨澜沧江的索道桥,桥两边印着“中国水电一局”字样的彩旗随风飘扬。经过索道桥才算正式进入工地,此时正值下午时分,在烈阳下,我们的建设者不惧困难、不惧高反,对待工程建设,他们缺氧不缺精神,拥有藏族人朝圣般的信念与信仰,“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向最难之处攻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挑最重担子、敢啃最难啃的骨头,为这片圣地挥洒着热血与汗水,也为水电一局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着。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