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典型案例】机电安装公司发挥专业优势 持续服务“低碳+”

发布日期:2023-10-18 信息来源:机电安装公司 作者:张锦桂 字号:[ ] 分享

举世瞩目的亚运会圆满落幕,绽放在钱塘江畔的“大莲花”承载着来自45个国家亚运健儿的梦想,也向世界诉说着“中国式浪漫”。而这场拼搏与浪漫的背后,是清洁电能穿过旷野戈壁、跨越崇山峻岭,源源不断将能量传递到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场馆。

“根据测算,一块位于青藏高原的单晶双面光伏组件,日均发电量约为2.2千瓦时,可供亚运场馆的一盏节能灯亮足220小时。”水电一局机电安装公司党委书记朱建文说。

绿色亚运、绿色电能成了世界关注的亮点。作为国家清洁能源建设者,近年来,水电一局机电安装公司紧随国家战略、紧贴时代脉搏,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决策部署,层层传导“五种思维”,发挥专业领域优势,不断探索清洁能源发展新模式,服务国家绿色低碳发展。

运用“五种思维”抢抓“能”,坚决服务国家战略

战略引领,绿色发展,“十四五”是碳达峰的攻坚期、窗口期,绿色能源发展“风光无限”。早在2020年,机电安装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一稳固、二扩展、三突破”转型发展思路,明确提出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业务寻求突破,这是把握未来几年发展主动权的开始,也是新发展阶段公司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要任务。

然而,面对新的业务领域以及趋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现状,如何抢占“一席之地”是摆在我们眼前的第一大考验。

“不开始行动,我们就无法知道结果。”为此,以党委书记朱建文、总经理卞东阳为首的领导班子毫不犹豫选择了勇往直前、直面困境、主动迎战,“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树牢斗争思维,敢于斗争、迎难而上,是我们一局人的优良传统。”他们带领团队对国内市场进行大量调研摸排、分析研判、跟踪对接,多次召集会议商讨谋划市场拓展举措。昼夜兼程、午夜狂奔,常年奔赴在市场营销第一线。

2021年是“碳中和行动元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来,机电安装公司成功进军新能源市场,相继中标多个风电项目,覆盖西北、东北等多个地区,转型发展雏形初现。

“这次转型的成功,我们深感合作的重要性,市场营销决不能单打独斗,抱团取暖、深化合作才是硬道理。”卞东阳说。2022年以来,随着转型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机电安装公司新能源业务领域得到拓展,市场营销也从“单打独斗”转为“抱团取暖”。公司领导班子牵头,各市场营销小组带着指标、带着任务紧盯市场,逐步形成西北、西南、华中、华北、东北区域化行销网络,吉林、甘肃、青海、陕西、贵州、江苏、山西等地区一大批光伏、风电项目相继落地。

今年2月,中电建大连能源公司青海分公司在青海省黄南州挂牌成立,这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青海打造成清洁能源高地”这一号召的央企行动,也是公司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支撑能源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

“分公司设有两条型钢生产线,专业生产光伏支架所需檩条,光伏支架制造日产能为120吨,年生产能力为4万吨,年产量能够满足1300兆瓦的光伏支架需求。”分公司安全总监秦小慧说。

仅仅3年的时间,机电安装公司抢抓战略机遇,在新能源市场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为国家“双碳”战略实施和一局业务领域拓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运用“五种思维”深耕“水”  匠心精神代代相传

“0.48秒内!重达800吨的水轮机组转子饶过一圈,约40度电能随之产生。”检修运维公司副总经理陈志飞向我们介绍,在白山水电站,水电一局机电检修运维公司研究改造的“金牌机组”刷新30多年来运行记录。

30多年前,由水电一局安装的国产第一台3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在白山发电厂投产发电,之后,在莲花水电站、大朝山水电站、二滩水电站、泰安抽水蓄能电站等国内外近40个电站的建设中负责大型机组安装,留下了多个“第一”。

2010年,公司开始尝试做机组检修业务。“当时,机组检修还不是一项成熟的市场,但就是这样的现状给善于挑战的一局人创造了走出新路的机遇”。陈志飞回忆道,“而我们做出的所有努力,目的只有一个,要打造出属于一局的金牌机组品牌。”树立了这样的结果思维,检修团队十年如一日奋战在检修一线。

机组安装从下往上装,检修则是从上往下拆。听着很有意思,但马虎不得,出现一毫一丝的误差都有可能出大事。在十多年的检修路上,一局人从未让人失望。据统计,近10年来,一局金牌检修团队先后完成机组A级检修10台次、B级检修14台次、C级检修103余台次,水轮机改造5台次、发电机改造2台次。连续3年获得国网新源公司“金牌机组”荣誉称号,获得华能澜沧江公司“金牌检修团队”荣誉称号。

“今年的任务是白山电厂3号机组发电机改造,虽然有1号、2号发电机改造成功经验的积累,但啃这块‘硬骨头’更是不能松懈。”白山3号发电机改造团队负责人介绍说,“1号、2号机组改造后,上导和水导轴承振动及摆度均在0.1毫米以内,远超精品机组标准,此次3号机组改造一定要将差值降到更小。”

收拢五指,方能成拳。每一项作业的顺利进展都离不开团队的默契配合,为了保障每一道工序不出差错,项目检修改造团队集中人力、物力,团结一心,仔细研读合同、翻阅规范、多方验证、反复修改,发挥集体智慧,制定了改造安装项目策划书、网络进度图、作业指导书等,研究预判每一项作业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

走进厂房,机组改造有条不紊进行,老带新画面格外温馨,各班组分工明确,每项作业有条不紊,这就是一局机电人的几十年代代传承的工匠精神。

运用“五种思维”跟党走 万般困难皆可渡

党建与生产同部署,无论是在市场开发前线还是履约生产一线,机电安装公司党委坚持发挥管方向、保大局、抓落实作用,党委班子成员严格落实党建联系点实施方案和“一岗双责”要求,点对点服务基层项目党支部抓党建、促生产。

“公司党委提出的牢固树立‘五种思维’,落在我们基层项目,可以说深有体会。”青海省黄南州尖扎滩乡,海拔3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上,水电一局40万千瓦牧光储一体化项目落地。自然环境恶劣,民族语言不通,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超乎想象。

“业务拓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项目党支部书记赵亮说。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时刻有青年党员撑着,“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的旗帜始终飘扬在施工一线。项目建设初期,团队不到10人,“还记得最开始征地的时候是五月份,项目部依旧银装素裹、寒风凛冽,我们几个人每天像行走的测量仪,穿梭在高原上,八千多亩地,几天下来脸上的皮肤变得黝黑”,项目青年党员回忆道。

“除了忍受寒冷多变的气候,还要适应氧气稀薄带来的不适。”就是在这样的恶劣气候下,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队伍克服一切困难,仅用一年时间完成了项目50%的建设任务。

在贵州罗甸县,水电一局100兆瓦农光互补农业光伏电站拔地而起,一片片光伏板匍匐在青山之间,贪婪地吮吸着阳光。

半年的建设历程,艰苦卓绝。“山路十八弯”是当地最形象的写照,人扛马驮的最真实的运输方式,面对艰苦的自然条件和艰巨的施工任务,项目党支部带领团队逢山开路,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节点目标。土地测量人员“飞檐走壁”提前一星期完成丈量工作;无人机运输大大提高了组件安装效率;130多吨主变压器翻山越岭2200多公里顺利安装就位。今年国庆节前夕,该光伏电站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

运用“五种思维”抓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新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的使命,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治理结构、管理模式、人才队伍、制度保障环环相扣。

“2022年以来,公司坚决落实各项改革,层层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特别是领导班子任期制契约化工作,并对党委会、经理层议事规则、决策清单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朱建文表示。

在人员队伍结构方面,近两年,公司通过校招和社会化招聘,逐步解决人才断档问题,并形成了能上能下、市场化选人用人上机制。同时,通过《大学生考核工作管理办法》《优秀新员工评选办法》《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办法的出台实施,大大增强了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在薪酬分配方面,机电安装公司逐步建立市场化薪酬激励机制,推行项目经理分级管理制度、各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办法等,倡导多劳多得,打破“大锅饭”,强化正向激励,提高能干事干成事人员薪资待遇,人才流失、效率低下的问题逐渐解决,员工价值创造逐渐被激发。

绿色发展永无止境,高质量发展更需要循序渐进。只要有与时俱进的战略、协同发展的思路、集体的智慧力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和鲜明的结果导向,机电安装公司的发展将会规模不断增长、活力不断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效益更加显著。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