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一带一路故事】奉献在中非沿线上的精彩年华

发布日期:2022-09-02 信息来源:云南分局 作者:侯俊龙 摄影:侯俊龙 字号:[ ] 分享

历经了2800多个日日夜夜,真真切切的8载年华,从曾经的一片荒芜和驱不散的黑暗,到如今的万家灯火及乌干达伊辛巴水电站的机械轰鸣声,这是中国电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中非沿线上绽放的另一朵花蕊。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九年来,中国电建在一百多个国家执行上千项合同,无数的先行者,他们从云南神秘的十万大山、西藏的雪域高原到深入荒芜苍茫的戈壁荒漠,直至异国他乡的尼罗河畔!他们孤寂又辛苦,放弃了尽享闲适,把人生最精彩的年华,献给了这一份事业,这就是电建人的信仰!

在乌干达维多利亚湖和基奥加湖之间的丘陵区,有这样一座水电站,每年为乌干达及邻国提供10.39亿千瓦时的强大电力,对满足乌干达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等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它的背后,是一群默默无闻、孜孜不倦的电建人,他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远赴异国他乡,为了促进两国友好往来而牺牲了自己原本的生活。他们无怨无悔,积极进取,不断精益求精,确保工程高品质交付。

几经辗转、铸38年峥嵘岁月

负责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维修的白勇师傅,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1984年9月,他加入了水电一局土建队开启了工作之旅,30多年来辗转于国内外各地,曾到尼泊尔、刚果(金)至如今的乌干达,跟随工程建设走南闯北,许多重点工程项目之中都有他的身影。寒来暑往,岁月流转,白勇始终奋斗在一线,将青春交给江河,守护万家灯火。

“半夜只要手机一响,我就立刻从床上爬起来。”年岁积淀了经验,认真锻造了传奇,因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认真工作,白师傅练就了一身出色的本领,因为有他,机械队大大降低了排查、判断和修理机器设备故障的时间,节省了宝贵的工期和施工成本。而他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完美追求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称赞,成为了队伍之中年轻工人争相学习和效仿的对象。白师傅用自己对技术研究的激情、对平凡工作的精益求精,磨练极致工艺,书写着自己的“匠心”人生。

将“美好”献给事业,把“亏欠”留给家人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肆意蔓延,但是为了践行与他国的承诺,实现大国的使命担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2020年12月,回国休假的白勇还是毅然决然地远赴乌干达,弥补项目建设人员短缺问题,推进伊辛巴水电站项目进程。言语不通、水土不服,项目部的施工人员们在这里遇到了许许多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有时因为忙碌、疲倦、孤独而分外思念家乡,却由于存在时差的缘故,只能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躲进角落里,喝上一杯酒,或是抽上一根烟,抑或是唱几句家乡的歌谣,来聊以慰藉。

“我在国外工作这么多年,家里老人、孩子,全靠我妻子一个人照顾,她平时还要上班。我儿子小时候发高烧,她给我打电话急得直哭,可是我却什么也做不了,最后还是邻居帮忙把孩子送去的医院。我在外面累点没什么,辛苦的是我的妻子,还有点对不住我的孩子。”如今,他的儿子已经27岁了,虽然不能长时间陪在儿子身边,但总能通过其他方式看到儿子一点一滴的变化,远在万里之外的白师傅也感到十分的欣慰。他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作为项目部施工的技术骨干,比起家庭,工作岗位更需要他。“为了大家,也只能牺牲我们自己的小家了。等我退休了,我再回归家庭,好好弥补我的妻子。”

饮水思源 彰显党性光辉

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坚持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因此,他从不抱怨自己的生活,而是时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用双手将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都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成为一名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的新时代劳动者。项目部的其他成员们也都是如此,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紧张的工期、巨大的工作量,以及尼罗河上游水位超过警戒水位等诸多困难,他们没有退缩,而是苦思冥想、攻坚克难,用最短的时间解决最大的难题。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尽自己的全部力量,服务国家、服务国际水电建设,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疫情形势严峻,但是项目部坚持履约并稳步实现工程各个重要节点,获得了两国政府的高度赞扬和肯定,而这一切,都是他们这些奋战于“一带一路”最前沿的普通劳动者齐心协力创造的伟大奇迹。

将青春埋在大山,将梦想交给江河,这是电建人的真实写照。可是他们始终敬业爱党,服务祖国,为千家万户的光明保驾护航,他们以汗水浇灌国际友好往来的友谊之花,他们用双手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一定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中国答卷!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