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守库人“涛哥”

发布日期:2020-09-09 信息来源:四川分局 作者:田雨 摄影:田雨 字号:[ ] 分享

一场“及时雨”过后,一道稀松平常的彩虹,跨越在两个山头。待在西藏的这些年,看够了“前半生”所期待彩虹全部的样子,所以好像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时,“彩虹桥”下面的“独门别院”开始热闹起来。

“乐乐,乐乐,又见面了”。在西藏加查县平均海拔4000米的丛林之中,一团毛茸茸的小家伙摇头晃脑地簇拥到“涛哥”面前,见到“老朋友”很开心的样子,于是一人一狗便开启了当天的库房巡查工作。

这是90后“守库人”古海涛,唤作“涛哥”驻守在炸药库的第168天。

任务初临的窘迫

2015年初,西藏索朗沟嘎堆水电站工程正式开工。水电一局的建设大军从大江南北汇集而来,近8公里长、800米高程差的施工战线很快拉开了大干序幕。这一年正好是古海涛大学毕业,一个普通憨厚的毛头小子被分配到这里,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赶上了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期。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参与电站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发电厂房等一系列全套分部工程的建设,熟练掌握各类施工工艺,把自己打造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自然是他的不二之选。

至少笔者是这么认为的,此时关于“库管”的故事悄然而至...

不久,项目部迎来一项“重任”,地方监管部门要求炸药库需要增派一名有责任心、能算能管的“得力干将”驻守。接到通知,项目经理有些犯愁,因为库房建在远离项目部10公里开外的索朗沟里,高寒缺氧,杳无人烟,两山夹一沟,手机基本没有信号,如果想要与外界联系,必须找一处相对高且空旷的地方。除了已经驻守的两位老前辈以外,没人愿意去当这个“库管”。

如释重负的选择

人生总是在不断的选择,是“知难而上”,还是“绕道而行”?当梦想遭遇“现实振荡”时,涛哥也不是没犹豫过。

他本想着毕业后能够借助新项目有针对性地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建巍峨大坝、疏滔滔江水的工程师。怎奈,现实需要他做的是去当这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库管”,其实这个时候“总要有一个人去”的想法已经在古海涛脑子里打转。

刚来的时候,经理告诉大家应该发扬“艰苦不言辛苦,缺氧不缺精神”的高原精神,冲锋在组织最需要的地方!这句话一直深深刻在古海涛的记忆里。“看着眼前这座‘大山’,看看忙里忙外的前辈,好像‘最闲’的就是我古海涛了”涛哥回忆道。

“我去!我年轻,身体好,我去守!”做出这个选择的那一刻,古海涛额头舒展了许多,“如释重负”的他,微微一笑。大家投来了坚定的目光,经理则点头示意。

“也就是寂寞一些,环境更艰苦一点,其他都挺好,经理他们隔三差五还拎着零食去看我们,炸药库都快成小卖部了。其实管炸药库主要就是责任很重,安全第一位,每天神经紧绷,不能出丁点差错,出入库的统计数据和报表每天都要核查一遍,不少磨炼我的性子。虽然看似有些“荒废”了工程技术,但收获也是不小的”,涛哥侃侃道来,俨然对自己的那段经历充满自信。

不速之客的到来

“听着自己的心跳声,砰砰砰,恍若一个世纪过去,天才亮。”

第一个不速之客——“高原反应”。

更多人对高原反应的理解可能只是个名词,而对古海涛来说是切身体会的开始。原本晚上10点就开始的规律作息,到了山里,涛哥在高原反应的作用下硬生生成了“夜猫子”。他说,最难熬的是刚上山的第一周,挑战在夜晚悄然降临,即使困得眼皮都抬不起来,但神经却依然活跃,凌晨两三点迷迷糊糊的自己好像睡着了,一阵头疼如“敲门”般惊醒。

“从未想过食材这么不容易。”

第二个不速之客——“三餐补给”。

对于涛哥来说,挑战接踵而至。因为库房偏远,三餐的伙食就成了问题,虽然不至于饥一顿饱一顿,但偶尔也会有食材不新鲜或供给不及时的情况发生。每周同事会将“补给”送上山,路途中灰尘较大,尽管已经做好了遮盖,但等拿到食材时上面还是会浮上一层薄薄的土灰。同事则打趣道:“来啊,吃点儿灰,感受一下人间烟火”。他总是敦厚地笑,好像在说“没有关系,就这条件,能够接受”。

“一团毛茸茸的小家伙,摇着尾巴向我走来。”

第三个不速之客——“蹦出乐乐”

“好像又多了一个伴,它的出现,增添了不少乐趣”。一天,涛哥在炸药库周围安全巡视,正低头填写检查日志,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条小狗摇着尾巴跟在了他身后,看着这个“不速之客”围着他转,还时不时蹭他的裤腿,涛哥笑开了花。“我想它是饿了,找了些东西给它吃,然后就‘赖’着不走了。”

涛哥给它取名叫“乐乐”,这一年,每天负责巡查的成员就多了一位。

平凡岗位的担当

到了冬天,温度骤降,10公分的积雪给整个索朗沟换上了新装,涛哥也穿上了厚实的军大衣,每次巡查完回到小屋,他都要拍打几下自己的脸,因为他说这样才能把冻僵的脸拍“活”。

“水电人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就这样,他度过了守库生活的第一个冬天。

2016年5月,项目迎来了引水隧洞施工高峰期,8个施工作业面同时展开,不分昼夜的洞挖爆破施工,要求涛哥值守的炸药库24待命,几乎每天都在执行出库、入库、退库作业,机械化的运维着整个库房。

“越是忙,我越是不能出错。”涛哥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为积极配合和支持藏区维稳工作,项目部对火工材料的管理执行“一炮一领,有剩必退”原则,工作强度翻了几倍,面对连续几个月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涛哥有些吃不消,但仍然选择坚持。

2016年底,随着近6公里引水隧洞的全线贯通,涛哥正式结束了“库管”任务回到项目部。一年半,548天,他已经不再是刚毕业那个少年,瘦小的身板,成熟稳重了很多,除了脸上被强烈的紫外线印上的“高原红”以外,眼神里还多了几分坚毅和担当。

坚持坚守的嘉奖

为了赶工,这一年的春节,嘎堆项目部团队在面对家人和项目时,作出了“舍小家顾大家”的选择,没有一个人离开,留守工地,一起过年。年三十,大家一起动手,简单做了个年夜饭,给家人报完平安,就算过了春节。

“那是我连续第二年没有回家过年,第一年在炸药库过的,也大概是那时候遇到了乐乐。第二年虽然对家人有些亏欠,但很开心,因为回到了项目部,人多热闹。”涛哥好像对三年前的决定并不后悔,语气里透露出对这个小团队的期盼。

2017年,嘎堆水电站工程临近尾声,为了项目完美收官,涛哥和项目青年们继续坚守奋斗。3月21日,终于迎来了首台机组发电,那天索朗沟里又飘起了大雪,这场雪好像是为庆祝而来,仪式结束后,一群年轻人在电厂门口打起了雪仗。

后排右一(古海涛)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嘎堆水电站工程被评为中国电建集团“优质工程”。我想这是对嘎堆项目这个小团队最好的嘉奖,也是对每一个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的承诺。

那天我和涛哥一直聊到深夜,作为一名“新水电人”,我似乎看到了更多关于水电人的回忆,也似乎找到了更多的热爱。回忆起往事,那五百多个日日夜夜,涛哥的眼眶开始有些湿润。没错,他一直在释放自己的青春,他只是个普通人,但他却是很多水电人的真实写照。


后记

在这片雪域高原深耕细作,水电一局人已经走过了10多个年头。工程人白天看现场,晚上写方案,累了就眯一会儿,醒了继续干,无时无刻不在与时间赛跑。

“我是幸运的,有机会参与到建藏工作中,水电行业虽然苦了点,但是需要我们这些前赴后继的年轻人。只要能多帮上一点忙就好,多一份坚持,就少一份遗憾。”

那天晚上12点,涛哥所在的工程部灯火通明,电脑上的数据一遍一遍的核对,深夜的冷风悄然穿过门窗,他打个冷颤,然后脸上露出了关于真理的笑容。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