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最美一线人】张涛:4500雪域高原上的无悔青春

发布日期:2019-12-17 信息来源:第一分局 作者:于洋 摄影:于洋 字号:[ ] 分享

2005年刚满22岁的张涛,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来到了水电一局。张涛先后参与了黑龙江省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吉林省松原市哈达山航电枢纽工程、四川省多诺水电站Ⅰ、Ⅱ标项目、辽宁省建平哈拉道口风电项目、西藏甲玛铜多金属项目,担任过技术员、项目经营部副部长、计量科科长、工程部部长、项目党支部书记、项目副总工、项目经理、分局安全总监。他参加工作以来,经历了十四年多的基层锻炼,书写了无悔的青春。近5年多雪域高原上的锻炼,更是他精彩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藏甲玛硐多金属矿项目地处在海拔4500米,人烟稀少,环境非常艰苦。内地来到拉萨随着海拔越来越高,氧气越来越稀薄,高原反应会越加强烈,心跳加速,头晕目眩,说话都底气不足,走路不能快,吃饭也不能快。甲玛项目就在这种挑战人类极限的高度下进行的洞内工程,洞内黑暗潮湿,遇到不好的围岩,还有塌方的危险,大型设备轰轰作响,岩体渗水严重,施工极其困难。张涛刚到西藏时,高原反应很严重,每天呼吸困难,吃不下东西,每天晚上头疼到甚至无法入眠。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张涛克服了高原反应一干就是5年多。

重合同 守信用 创名牌 增效益

张涛知道信誉是企业的生命,他重合同、守承诺,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按期完成各项目施工任务。

黑龙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是他职业梦想起航的地方。在项目上他担任项目部技术员一职,他刻苦学习,虚心请教,工作尽职尽责,得到了项目、分局领导的认可。

2009年2月份张涛同志任职吉林哈达山项目担任经营部副部长,在经营部任职的一年里,主要负责项目的索赔工作。变更索赔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变更索赔的因素,及时进行现场签证。张涛每天晚上在办公室不断研究合同文件,记录下签订合同文件的项目特征,白天在工作面上记录施工的全过程,并进行对照,当发现与合同条件不符合的情况时及时与设计、业主及监理进行了沟通,并形成变更索赔报告单,及时现场签证。在每月结算中做出变更索赔费用的核算,使项目的经营管理走上了新的台阶。

2010年3月张涛在四川多诺水电站项目部担任计量科科长,2011年11月至2013年2月担任项目工程部部长、副总工、副经理兼书记一职。在工作中他勇于挑站自已,通过多年的知识积累和工作能力的锻炼,针对于四川多诺水电站,地质条件差,高边坡支护难,竖井及平洞开挖工期紧,任务重,危险系数高等特点,他编写了《多诺电站进水口闸门井启闭机排架施工措施》、《多诺引水隧洞CII标回填、固结灌浆施工措施》等施工措施,有效的指导了施工。

2013年4月任命张涛为辽宁省建平哈拉道口风电项目的项目经理,建平哈拉道口49.5MW项目工程66kV升压站土建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生产楼,生活楼,附属建筑包括35kV配电装置室、备件库、综合泵房、深井泵房及屋外配电装置及屋外设备支架等。建平项目合同金额虽然只有1042万元,但这个项目使他从一个技术型人才快速成长成为一个综合管理能力较强的管理型人才。在施工过程中他认真研究合同,加大变更索赔管理力度。成功增加合同外结算约121万元,找回材料价差约80万元,保障了单位的利益。他克服了工程施工条件较差,环境恶劣等困难,最终按照合同工期高质量的完成了竣工验收,受到业主、监理和分局的肯定。

    2014年10月以来,张涛一直担任西藏甲玛项目项目经理,截止2019年11月西藏甲玛项目全年共完成产值1.4亿元,开工累计完成产值7.04亿元。西藏项目部只有70多人,每月平均完成产值1000多万元,为公司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涛所带领的项目连续被业主单位评为“标杆工程”、“重合同、守信用”优秀合作单位,被公司和分局评为优秀项目部、优秀党支部的荣誉称号。他个人2018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被业主单位评为2018年至2019年度“优秀项目经理”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科技创新  攻坚克难

张涛自2014年10月担任西藏甲玛项目部采矿项目经理 以来,一直注重科技创新。

2015年初,受甲玛地区高海拔气候影响,形成强降雪和强降雨,项目部承建的胶带斜井工程掌子面开挖高程已处于整个矿山洞室群的最低点,胶带斜井开挖坡度为17%,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遇到了破碎带,涌水量达到以往的数倍之多,向前掘进开挖举步维艰。为了给开采和运输提供一个干地的施工环境,张涛在1.7公里的施工线上布置了3个抽水泵坑,分三级排水。每个抽水泵坑为5米宽乘以5米长,每个泵坑上设置了2台12寸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他设计的施工方案有效的控制了水势,为进一步的开采和运输提供了保障,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西藏甲玛采矿及采切工程,属于地下矿山工程,地下施工量大,且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地下开采过程中,极易发生冒顶片帮等地质灾害,支护量大,为了保障人身及财产安全,创造精品工程、树立企业形象,提高效率、较少浪费,他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对超前管棚支护钻孔质量控制展开了QC小组的课题研究。经2016年6月15日至2016年6月17日现场检测统计后,实测累计孔数212个,合格孔数206个,超前管棚造孔合格率由实施前的86.7%,上升到97.2%,检测结果达到课题目标。

2017年1月~2018年12月 ,张涛带领项目科研团队进行了依托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开采工程的4400m采矿一标、二标地下开采项目,开展高海拔地区机械化采矿工程技术研究。获得了科技成果《高海拔地区机械化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达到“机械化减人、机械化换人”的目的。通过合理选择机械,提高机械化采矿的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施工效率提高30%,人工成本减少10%。通过数字化矿山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有效缩减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从而减少因人员管理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因素,安全生产工作的成本投入降低10%,生产效率提升5%。

2019年3月立项的,张涛带领项目科研团队依托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4450米采矿一标段和4400米采矿二标段的采切工程,不同地质条件进行支护方法、不同的支护体系选择科学、合理的支护方案和深井巷结构变形破坏形式与安全支护技术。获得了科技成果《破碎软弱岩体井巷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破碎软弱岩体井巷支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过度支护或不当支护,提高支护效果和支护安全性,降低支护成本,建立科学合理的破碎软弱岩体井巷支护体系,破碎软弱岩体井巷支护成本相比上年度降低10~15%,支护效率提高10%。

匠心传承培养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张涛带出的徒弟,让人放心。”这是单位与其共事的干部职工对张涛的赞赏。他说:“作为师傅,不但要带徒弟做事,把自己的多年来积累的实际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徒弟,更要教导徒弟怎样去做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张涛同志带领的西藏甲玛项目共70多人,平均年龄只有33岁,他在项目大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在他的带领下,项目上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的学习风尚,极大地提高了队伍的整体能力。近几年连续被业主单位评为“标杆工程”、“重合同、守信用”优秀合作单位。

筑牢分局矿山洞室的安全屏障

矿山洞室开挖,危险性极大,不安全因素较多,安全是头等大事,一旦发生伤亡事故不仅给企业造成损失,给职工及家属造成痛苦,还将严重影响职工的士气。2019年张涛加大了安全投入力度,截止到12月初,安全投入已发生296万元。2019年他组织安全教育培训445人次,参加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特种作业、设备培训共计38人,参加西藏自治区应急局培训6人,项目应急教育培训240人次,外部培训共计47人次,共发生安全培训费用5.4万元。他还制订了奖惩制度,在施工洞外设置了红黑榜,对奖罚情况不定期的进行公示。张涛每天都提前到工地亲自到会上强调安全,还经常到施工现场查看,凡是他认为不安全的工作面,他都要亲自到现场安排布置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及安全防护措施,他大加力度实施安全管理。他有时进洞指导工作一去就是一天,中午饭都吃不上;白天安排好的工作,有时前半夜、有时凌晨后独自一人驱车来到洞内查看,安全防护是否到位,安全隐患是否排除。

2018年4月1日~2019年9月30日,张涛带领项目科研团队对项目安全进行数字化安全管控,获得了科技成果《矿山开采工程数字化安全管理系统应用》。项目通过数字化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形成对矿井的监测监控、调度、危险源预警等信息的科学集成与充分共享,大大提高矿山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管理力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安全生产指数提升5%,安全生产事故率下降30%。

积极进取 当好领头雁

张涛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在他的床边摆放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章程》、《讲党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梁家河》等书箱,这些书里面圈圈点点。他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2019年,张涛积极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结合项目实际形成了符合甲玛项目的主题教育课,在项目上积极组织职工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每日奔波于工地现场,但专业知识是施工的保障,张涛坚持不断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新编矿山采矿设计手册》、《巷道围岩控制》、《矿山固定设备造型使用手册》、《现代采矿手册》、《爆破手册》、《现代事故应急管理》、《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施工规范》……这些书籍他不知道翻阅了多少遍,他不断充实业务知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运用到在建项目的运作上,并经过实践进一步改善提高。

将“美好”献给事业  把“亏欠”留给了家人

张涛白天深入施工现场,第一时间解决施工生产中的难题,晚上还要批阅资料,策划生产,项目部夜班职工下班时经常看到张经理坐在办公桌前工作的身影。

2017年7月的一天上午6点,张涛的母亲突然发生了一场车祸,命悬一线,张涛和爱人贾丽丽急忙飞回到母亲身边,拿出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全力抢救躺在重症监护室危在旦夕的母亲。医生告诉他们说“你的母亲已经没有抢救过来的希望了,放弃吧”。张涛坚定地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决不会放弃。”他跟妻子说“有母亲在,才是一个完整的家,谢谢你的理解和陪伴。”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母亲终于脱离了危险期,但医生却告诉他们:“你们的母亲现在变成了植物人,可能永远也醒不来了。”在工地上一个刚强的男子汉,面对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失声痛哭起来。忠孝不能两全,他和爱人商量:“你留下来帮我照顾母亲和我们的儿子吧!”贾丽丽心疼老公,默默地担起了照顾这个家的重担。5年多张涛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回来,每次回来都只待几天,就又匆匆返回工地。按规定在西藏工作的职工每半年可以修一次假,每次假可以修1个月。但张涛自从2014年当上项目经理以来一年在家的日子都没有半个月。有一次刚刚懂事的孩子给他打电话说:“爸爸不喜欢我,过生日都不陪我。”然后就毅然的挂断了电话。留下一脸愕然的他坐在那里……

对于家人,张涛心中有愧;对于工作,张涛却无怨无悔。

忘我工作  无私奉献

张涛经理每天忘我地工作,但他腋下的肿瘤在慢慢的长,已经压迫神经,手臂经常失去知觉,领导多次要求他抓紧时间治疗,可他却说:“现在工作太忙,等忙完这段时间再说吧。”张涛一拖再拖,在单位领导和家人的多次催促下,他无耐只好安排好工作,2018年9月回到老家做了手术,在住院期间,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工地的职工们。手术过后,身体还十分虚弱,但他每天给项目上打好多次电话,有交待不完的事情。一出院没几天,他就匆匆地返回了工地,冲到了施工的第一线。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即使身体好的人,如果得个头痛感冒的,一个月也不爱好,更何况他大手术后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但他始终把工地的事当成自己的责任,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事。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在4500高地上,张涛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默默耕耘着,无私奉献着,用一项项工作业绩诠释了一份不平凡的意义,他以一颗赤诚的心塑造着一名优秀共产党的动人形象。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